“在金桥水果批发市场发现有人给猕猴桃打针,这样的猕猴桃人吃了会中毒吗?”21日下午,记者接到读者举报。记者随后联系了农业局农安办相关负责人一起前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打针是商家利用“乙烯利”在催熟猕猴桃,使其尽快软化。而用乙烯利催熟水果的技术是国内外多年来的通行做法,这一技术已经使用了数十年,对人体并无伤害。 21日下午2时,记者来到金桥水果批发市场,在市场入口处的“第一家精品果业”。记者发现,有一名女子正用毛笔模样的工具在猕猴桃的两端涂抹。而工具笔的上端,赫然挂着一瓶药水。下午3时,记者随同宜昌市农业综合执法支队的2名执法人员一起前往该水果批发店调查。经执法人员现场取证核实,“第一家精品果业”给猕猴桃涂抹的不是“药水”,而是使用“乙烯利”来催熟猕猴桃。 据执法人员介绍,“诸如香蕉、猕猴桃之类的水果,如果等成熟了采摘后再运输过来,恐怕要烂掉大半,为保证食用品质,一般都是提前采摘,运到各地后,再按照需要上市的时间,将催熟剂调配好适当的浓度来催熟。香蕉、猕猴桃之类水果,在树上成熟时本身会产生乙烯气体来加速成熟,使用乙烯利就是利用其溶水后的乙烯气体来催熟。这种物质只作用于植物,只要按标准规范适量使用,就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毒害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