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前夕,西安周至县猕猴桃迎来采摘期,四野里一派丰收的景象。在周至县楼观镇南寨村,36岁的村民薛联科正在自家果园里采摘猕猴桃,渐凉的秋风掩盖不住丰收的暖意,一串串繁密的猕猴桃果子簇拥着挂满枝头,清风过处,浓郁的果香渐渐飘散开来。
“过去果园的路不好走。下雨天,又是泥,又是水,机器和三轮车都过不去。现在方便了,曲江新区选派的驻村第一书记宫世峰不仅帮我们联系修了路,还帮助我们销售猕猴桃。生产路改善后,到地头就可以采摘装运。”薛联科所说的生产路,是指通往村里各家果园的农用路。“烂怂泥路三尺三,毛桃贱成泥蛋蛋”,这是过去南寨村人对于当地生产路的形象比喻。作为省级贫困村,长期以来南寨村因为农业生产设施落后,制约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影响了当地果农的增收。
南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宫世峰(右一)正在和“低保户”薛联科交流(9月29日摄)。 何双 摄
2016年7月,作为国有企业高管的宫世峰,由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选派,到周至县楼观镇南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为了让这个“省定贫困村”早日脱贫,宫世峰驻村伊始,就对村中的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摸底调查。通过村民的顺口溜,他发现生产路是影响果农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这一问题,宫世峰与村两委班子协商,做出了生产道路建设规划,并争取到了75万元扶贫资金,用于完善当地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其中曲江新区一次性拿出37万元,用于南寨村生产道路改善,将水泥路修到家家户户的田间地头。农资运输和果品外运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仅此一项,预计年人均增收1300元,2017年将为该村增加近190万元的经济收益。
南寨村是一个成熟的产业村。拥有1.8亩猕猴桃果园的薛联科家原本有着较为稳定的收入,日子过得还算红火。2016年,一场意外的变故,让他背上了大笔外债,沦为“低保户”。因为妻子检查出患有鼻咽癌,而且是晚期,第一次住院就花掉了10多万元存款,至今,后期治疗费每天仍需要100多元。
南寨村驻村第一书记宫世峰(右一)正在和“低保户”薛联科交流(9月29日摄)。 何双 摄
“宫书记驻村以来,经常上门,给我们送东西、讲政策,‘一对一’帮扶。我现在就希望猕猴桃能多卖些钱,将来好还账。”薛联科说。为了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宫世峰创新工作方法,在已编制完成的产业帮扶图的基础上,对全村各地块、土壤信息进行划分,分地块制作土地信息二维码,以此作为果农种植猕猴桃的出生证明和“户口本”。
“通过扫描猕猴桃外包装上的二维码,就可以了解猕猴桃原产地地名、土壤信息、种植农户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并获取相应品种猕猴桃的糖度等数据,以此确保猕猴桃的果品质量,强化原产地特征,凸显品种特色,让消费者成为‘回头客’,增加果农收入,为果农脱贫以及全村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支撑。”据宫世峰介绍,目前第一批二维码已经制作完成,不日就将为当地农户种植销售的果品贴上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