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后,天气变幻莫测,高温、多雨成为鲜明的天气特征。这个时候,猕猴桃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尤其是7月下旬至8月,猕猴桃果实膨大速度减缓,养分积累加速,花芽分化和枝条木质化程度加快……但在管理中,很多果农不注意方法,往往给猕猴桃生长造成严重影响,使热害、涝害、肥害、病虫害等层出不穷。高温干旱天气,科学管理猕猴桃能有效促进果实壮大。本期专题,从养护、管理、水肥、植保四个方面为果农进行科普,以供参考借鉴。
【养护篇】高温逢雨防热再防水
持续高温,谨防猕猴桃热害
夏季高温持续,是热害高发期。叶片日灼、果实日灼、弱树落叶等热害综合症状较为明显,预防热害发生要做到:
两个谨慎一是谨慎施肥,特别是地面集中施用复合肥,最易发生肥害;二是谨慎喷药,尤其是乳油剂农药,此时常规浓度的喷药,容易导致药害。
三个注意一是不能锄草割草,保持果园生草状态,减少地面裸露;二是不能旋地中耕,任何对地表毛细根破坏都会加快热害的发生;三是不能疏枝剪枝,保持适当的叶幕层,增加园区树冠覆盖度,缓解热害发生,高温结束后才能进行疏剪等工作。
两个必需一是园区土壤必需保证70%以上含水量,灌溉喷水是最基本的防热措施;二是树盘覆盖,对新栽树及未封行幼龄树、园区部分弱树进行树盘覆草,可保墒。
突遇暴雨,猕猴桃抓紧补救
清理果园一是扶正果树、架桩,根系裸露的果树及时用新土培护;二是清除园区厢面、厢沟内的淤泥和乱石,并疏通果园内外沟渠,加强园内排水;三是修复损毁的架材。疏理枝蔓,使受损植株重新上架;四是剪除断、损枝叶。被雨水持续浸泡48小时以上的植株,要疏除部分果实;五是被洪水淹没过的套袋果,应及时解除纸袋。
植株养护被雨水持续浸泡48小时以上的植株,要扒开根颈部位的土壤晾根,并对树盘中耕除草,松土排湿,待土壤见干时,用益土施2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爱尔嫁2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进行灌根,每株灌药液量5公斤左右,能促发新根和树体恢复。
【管理篇】 工序几道道,个个都重要
嫁接 高接死头的,应补接,利用硬化新枝,枝接、劈接,带木质芽接,接后不剪原品种枝,不抽发,避免抽出隔芽,冬季遇低温冻干新发嫩芽。
修剪 剪除并生枝和过密枝,病虫枝,以疏为主,不可短截。尤其秦美品种易发新枝,不可强行短截。徒长枝无空间疏掉,有空间保留,以达到通风透光,有利果实生长,减少桑盾蚧,灰霉病发生的目的。
绑蔓 此期绑蔓,新梢不可交叉绑缚,除少数需要直立绑缚外,一般均应倾斜绑扎,以缓和生长势。绑蔓不能太松,以防风吹叶摩,造成果实变黑,但新梢处也不能太紧,否则不利新梢加粗生长。
摘心 应摘除长梢最前端嫩芽,防止反卷。但需注意:8月中旬后一般不再摘心,否则易刺激饱满芽在秋季萌发,影响来年生长、结果。
行间种草 品种以红白三叶草或苜蓿为主,用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亩种量:红白三叶草0.5~1斤,撒种浅盖,出苗后轻放肥涂杂草,明年花蕾期刈割,翻压树盘下。
【水肥篇】 有水有肥,营养全面
水随土走,科学限量
猕猴桃种植的土壤性质不同,需水量也就不同,可根据田间最大持水量进行判断(保水能力砂土小,壤土居中,粘土最大)。
通常来说砂土到粘土的田间持水量在25%~35%时,用手控土壤就会有些干;当田间最大持水量在60%~80%时,用手控潮湿又能散开,土壤内含水量最为合适。
猕猴桃田间土壤持水量在50%以下,在20厘米范围均是这种水平时,就需要灌水。
种在壤土上的猕猴桃用手控土壤,一控成团,一松就散开;在粘重土壤上种猕猴桃,手控土壤成团,手抓后挤压土壤时有裂缝,说明土壤持水量在50%左右,叶片不仅在中午暴晒下萎蔫,强光过后仍萎蔫,就说明已缺水,必须要进行灌水。
施肥当合理,用时有配方
追肥配比及用量
壮果肥施肥原则一般为中氮低磷高钾配方肥和生物有机肥配合施用。该期减少氮肥用量,可以使猕猴桃果实按期着色,增强枝条木质化程度,促进猕猴桃果树安全越冬。适量增施钾肥,可促进光合产物即:糖分的转化和运输,增加果实重量,促进果实着色,提高猕猴桃果实品质和耐贮性;同时,可使枝条增粗,加速枝条生长和成熟,增强猕猴桃树体的抗冻害能力。
施肥方法有两种
放射状沟施:以主干为中心,在猕猴桃树冠投影三分之二以外,即:距主杆60~80厘米处向外挖放射状沟4~6条,宽30厘米,深15~20厘米。将肥、土混合后施入沟内。
穴施:在猕猴桃树冠下距主干80~100厘米外挖深15厘米、直径30~40厘米的穴,每株树两侧各挖2~3个穴,将肥料施入。
值得注意的是,最好不要撒施或者条施,不要机械深耕。
【植保篇】 病虫类型多,防治靠综合
由于缺铁性、根腐病、负载量过大,单一化学肥料施用土壤板结,长期潮湿根腐烂等引起黄化,因此,当前猕猴桃主要应防治黄化病。同时,还要注意灰霉病、褐斑病、梨圆蚧、桑盾蚧、红蜘蛛等病虫害的防治。
综合防治:利用修剪,通风透光,不利以上病虫生活环境,减少繁殖代数,施肥壮树,增强树体抗性和免疫力,病虫发生就少。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