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猕猴桃官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基地资讯内容页 基地资讯内容页 | content

靠改革播种“面包里的幸福”

来源:杨凌联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7/3/31 15:15:42 阅读:1
 30多年来中国农村改革的经验证明,只有让农民真正成为改革的深度参与者乃至设计者而非边缘人,改革才能取得成功。春节返乡,笔者的家乡小镇正掀起农业休闲旅游热。得益于杭绍台高铁和杭绍台高速同时修建,本就是“浙江最美乡村”的小镇区位优势再次凸显。在政府的补贴引导下,不少人已经撸起袖子干起来,社会资本也借势进入。镇上陆续建起90多家民宿,一个300亩的田园综合体既产芦笋,也种猕猴桃、制猕猴桃酒,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让不少农民兴奋。家乡的变化再次从一个侧面说明,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并不像过去想象的那么难,将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和农民努力形成合力,农业农村农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当然,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也要避免一哄而上、盲目铺开。比如要防止资本的挤压,在引入社会资本的同时,对农民提供充分保护,防止农村集体经济被外来资本控制;比如要避免政府的越位,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应该因地制宜,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不顾实际情况搞政绩工程。说到底,还是要按照一号文件的要求,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协调好各方面利益,让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谨守边界、良性互动。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以及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那个时代的农村发展注入巨大动力,那么今天的农村同样需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写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篇大文章。今天我们对产业发展的认识,早已超越30年前。有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做基础,这条路我们肯定会走得更快更平稳。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62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