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以为猕猴桃和奇异果是两种水果,尤其是在南方地区。其实这两个名字是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叫法而已,那为什同一种水果会有两个不同的名字呢?这两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今天这篇文章为您讲述一下猕猴桃和奇异果的“前世今生”。
猕猴桃最早被记录在《诗经》中,当时的它的名字叫“苌楚”,“隰有苌楚,独傩其枝”这是《诗•桧风•隰有苌楚》对猕猴桃的描述,南朝 宋 谢灵运在《庐山慧远法师诔》也有苌楚的记录:“粳粮虽御,独为苌楚。” 清朝李调元的《卍斋琐录》卷三描述的更为清楚:“羊桃,即《毛诗》之苌楚也。”
猕猴桃第一次以“猕猴桃”的身份出现在史料中是来自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当时是这样描述的:“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猕猴桃在中国除了这个本名外,还有很多俗称,例如:“羊桃”、“毛桃”、“山阳桃”、“毛梨桃”等等。
关于猕猴桃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南方林区,野生一种果树,山里人都不识,其树每年8~10月果实成熟,果皮有黄褐色绒毛,外貌丑陋,人们认为野果含毒,都蔑视之。
有一年,山里人意外地发现,野果成熟时,前一天还亲眼看到野果满树,第二天却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杆,且地上也无野果落下。人们顿感疑惑,心想:这么多野果哪里去了呢?
第二年,一等野果成熟,山里人日夜轮流值班,观其究竟。一天夜晚,正是夜深人静之际,在暗淡的月光下,人们发现:一群群老老小小的猴子从四面八方奔跑而来,纷纷往果树上爬,你抢我夺地摘采野果,边吃边摘,一时间把野果抢摘一空。
人们纷纷议论:这种不经看的野果,猴子怎么如此爱吃?又到第三年野果成熟时,山里人说,此野果既然猴子能吃,难道我们不能吃吗?于是,大家前去摘了品尝,先剥去了果皮,只见肉色碧青如玉,送进嘴里尝试,竟酸甜可口,非常好吃。随即大家拿了大篮小筐,纷纷摘采,运回家中。
山里人将摘来的野果,天天吃,年年吃。数年后,自从吃了野果,原来多生毛病的人不病了,原来身体赢弱不堪的变得强壮起来了,年老体弱者也变得身轻长寿了。于是大家把这种野果视为仙果、珍果。
但这种野果没有名字,于是山里人开了个会,专门讨论给野果取名。会上大家凝思苦想却提不出合适的名字,忽然一位老人站起来说,我的建议:①根据这种野果猴子最爱吃;②根据野果的颜色形态极像猴子之容貌;③这种猴子属猕猴类;④这种野果属桃科果类。以此分析,我认为称它为“猕猴桃”比较贴切。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这个名字取得好。最终用“猕猴桃”给这颗野果子起了个名字。
故事虽然有点传奇,但是折射出生长在大山中的猕猴桃对这颗“野果”的喜爱。把它叫做猕猴桃,不仅切合实际,更有一种亲切感。
反观奇异果名字的由来,不得不说一段历史。1904年,新西兰一位叫做伊莎贝尔的女校长来到湖北宜昌探亲,回国的时候把猕猴桃种子带回了新西兰。回国后她把种子转送给当地的果树专家,之后又辗转到当地知名的园艺专家亚历山大手中,培育出新西兰第一株的奇异果树。
后来果树结出来的猕猴桃被新西兰人叫做Chinese Gooseberry(中国醋栗),1959年新西兰人打算向北美出口猕猴桃的时候,换了个melonettes(表示小瓜瓜),但是美国的进口商Ziel Co.并不满意这个名字,因为猕猴桃吃起来不像瓜,而且瓜类同莓类一样都被课税。然后新西兰出口商Turners & Growers就把出口名改成了Kiwifruit。
Kiwifruit也就是今天的奇异果,这个名字也从当年一直用到现在。如今在新西兰佳沛公司的大力宣传和营销推广上,让“奇异果”这个名字大放光彩。无论是从价格,还是在知名度上,都比猕猴桃要高很多。殊不知,这两个名字本身就是同一种水果,而奇异果只是在猕猴桃的基础上所创造出来的新叫法罢了。
总而言之,不管是叫猕猴桃还是叫奇异果,只要能满足人们对美味的追求,满足人们对营养的追求,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