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猕猴桃官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基地资讯内容页 基地资讯内容页 | content

老矿区“长”出新产业

来源:杨凌联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7/3/29 14:40:09 阅读:1
    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之际,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掀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热潮。即日起,本报推出“脱贫攻坚•春季攻势之记者蹲点手记”,以记者的镜头和笔墨反映脱贫攻坚一线的生动故事和精彩片段,为六盘水脱贫攻坚纪实留史,为决胜同步小康凝聚强大正能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鸡场镇是水城县煤资源的富集区,因煤而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镇,老人们都说:“要致富到鸡场,要发财到鸡场……”
    因煤而兴,也因煤炭的过度开采,导致鸡场镇地表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地形地貌受到严重影响,村民们的生活条件艰苦,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创收渠道窄,还有一些上访户,让当地政府很头疼。
    如何保护环境,如何让老百姓增收致富,如何让镇里经济社会稳定向好发展,该镇做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水城县根据市委安排,大胆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融入地质灾害防治和精准扶贫工作中,通过政府引导、银企合作,有力地推动矿区实现产业兴、社会稳、百姓富,走出了一条矿区“三变”改革的发展新路子。
    如今的鸡场镇发展怎么样?带着疑问,3月9日,记者来到鸡场镇,一探究竟。
    上访户变成“再就业明星”
    今年33岁的坪地村村民余贵明,十几年前,在外当过打工仔,也在家门口进煤矿做过运输工,还养过猪。如今,他在家乡的猕猴桃基地里当了一名“管事”。
    可谁能想到,精明稳重的余贵明,以前还是煤矿地质灾害中的上访户。
    “过了多年‘无奈’的生活,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余贵明说,2012年,他居住的地方被辖区内的志鸿煤矿划为采区,煤矿承诺按相关规定进行赔偿。第一年给过一次赔款,但随着国家放大关小、降能降产政策的落实,加之煤炭产业经济的不景气,煤矿对老百姓的承诺一直未兑现。
    “上有父母,还有80多岁的老奶奶,下有孩子,房子开裂不能住,土地下沉出现断裂现象,水土流失严重,种甘蔗不长,种庄稼收成少!”余贵明表示,为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这些年,他到镇里、县里、市里上访,一时成了政府关注的对象,也成了村里的上访“名人”。
    “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我们也要生活,没有办法,只能成为‘名人’了!”说起自己的“成名之路”,余贵明无奈地说,大环境是这样,我们也只能听政府,只有政府出面我们的问题才能解决。
    “今年,在政府的多次协调下,矿方答应4月份将尾款打给我们。”余贵明高兴地说,有政府出面,房子、款项的问题解决了,大家的生计问题也就不愁了。
    据了解,鸡场镇根据水城县的安排,将“三变”改革融入地质灾害防治和精准扶贫工作当中,通过政府引导、银企合作,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听说房子问题解决了,他第一个拆房子,当了一回‘大好人’;听说镇里开始种植猕猴桃,他组织了一帮农户当上了‘工头明星’,整天在地里除草、挖坑、施肥……”在猕猴桃种植基地,坪地村村支书余绍俞对余贵明的评价很高,“有他的地方,村民们有说有笑,工作好开展多了!”
    现在,余贵明一家住在政府免费提供的廉租房里,并把自家13.8亩土地全部入股,除了每年能拿到7000余元保底分红外,他还在猕猴桃基地务工,收入也顶一个“工薪族”。
    “以前种植的甘蔗,第一年是没有任何收成,平均算下来每年只有2000多元的毛收入,除去劳动和其它投入,所剩无几。”余贵明说,现在在基地打工,一天有100多元的收入,加上一点管理费,生活过得美滋滋!
    从上访户到“再就业明星”,鸡场镇的老百姓在特色产业的带动下,正昂首走在脱贫摘帽的路上。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像余贵明一样笑得明媚、笑得灿烂……
    一户一工人
    农民变“蓝领”
    “鸡场镇产业结构调整以来,村里的上访率明显下降,2015年有5起,2016年有6起,今年至今没有一起。”余绍俞说,正是产业的发展带动,让老百姓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如今,坪地村种植了核桃、刺梨等经果,今年计划种植猕猴桃2500亩,目前已实施了3100亩,老百姓种植热情高涨。
    村民陆风排听说在家门口发展猕猴桃产业,便主动把自家厕所拆掉,还砍掉价值1000多元的杉树,修建了机耕道。“这是为我们谋福利,拆掉几间房子无所谓。”陆风排说。
    在工作推动中,鸡场镇主动与帮扶企业水城县羲源矿产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大力发展猕猴桃、姬松茸、精品水果等产业,努力使矿区实现产业兴、社会稳、百姓富。
    为拓展百姓增收致富渠道,鸡场镇积极引导农户以土地入股种植猕猴桃,按照“631”模式管理,让农户年年有分红,并积极引导矿区、园区吸纳农户就业。
    看到猕猴桃种到了家门口,村民王远发流泪了,“要是早点这样发展,我兄弟也不会搬家。产业得到发展、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我们不但有分红,在家门口就能挣钱,不富都不行,兄弟肯定会搬回来。”
    白色的姬松茸大棚几乎覆盖了鸡场镇所有村寨的贫困户,一对夫妻可以管理2至3个大棚,每年务工收入及股金分红收入达到20000至30000元。
    山坡上,刺梨苗、核桃树长势正好……
    猕猴桃、姬松茸、精品水果等产业的形成,使鸡场镇几乎实现了一户一工人的良好开局,农民变成了“蓝领”。
    脱贫攻坚项目的落实,给老百姓带来了经济效益,促进了矿区变园区,推动了农民变工人,实现了煤矿绿色发展,构建了和谐矿群关系。
    “项目才是锤炼干部的‘大熔炉’,说了不算,干了才算。鸡场镇将大力落实‘321’产业结构调整目标,结合实际,选准做精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绿色优质农产品,确保‘春季攻势’落地生根。”鸡场镇党委书记高波说。
    目前,鸡场镇建成姬松茸大棚160个,剩余预计3月底完成,并在4月底完成铺料种植;栽种猕猴桃3500亩,涉及贫困户113户352人。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5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