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猕猴桃官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基地资讯内容页 基地资讯内容页 | content

绿色发展 实现生态美百姓富

来源:杨凌联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7/3/29 11:16:06 阅读:1
    五年来,六盘水市聚焦聚力生态文明战略任务,绿色理念深入人心。以坚持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为引领,加快推动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成营造林面积336.59万亩,治理石漠化301.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到52.77%。
    中国凉都、中国十大避暑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投资环境城市、全国十佳绿色环保标志城市……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布满我市推进科学发展、实现绿色崛起的足迹。五年来,我市大力实施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十二件环保实事”,建成19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6.4%,制定实施了《六盘水市水城河保护条例》。
    未来五年,我市将科学统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着力构建绿色崛起的生态文明体系。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加快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提高绿色经济占比;加快建造绿色家园,大力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和谐社区建设;加快完善绿色制度,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筑牢绿色屏障,大力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快培育绿色文化,积极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全民绿色意识。
    市人大代表黄毕华:
    生态加产业,让农民共享发展成果
    “现在不仅生态美了,农民也富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市人大代表、水城县猴场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黄毕华说,经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的产业布局,通过打造猕猴桃特色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曾经的荒山光山变成了现在的金山银山,生态和产业在猴场乡已经形成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整体,真正实现了社会价值、旅游价值的最大化。
    据黄毕华介绍,猴场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寨、山水之间藏有独特的景致,尤其是补那依山傍水,环境优美,生态良好,吸引了许多人前来休闲旅游,目前已经进入实现旅游价值最大化的初步阶段。那么,这些村寨的社会价值又如何凸显呢?黄毕华说,猴场乡所种植的猕猴桃,收益并非投资人独有,而是分解到各个链条环节,土地这块老百姓占多少,科技、市场营销占多少,投资人占多少……在这个产业链中,大家共享利益、共担风险。有了收益,老百姓生活就有了保障,居住环境也会得以改善。反之,如果大家生活拮据、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社会价值就低了。
    猴场乡原本是纯农业乡,近几年通过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产业,以农业来拉动旅游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实现真正的农旅一体化,也让更多人走进猴场、了解猴场。“我乡利用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普遍种植红心猕猴桃,通过打造猕猴桃特色产业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每年猕猴桃成熟时节,有上万慕名而来的游客进入园区采摘猕猴桃,老百姓种的猕猴桃往往供不应求,价格普遍能卖到每斤20元。”黄毕华说,生态资源开发做好了,农业园区不但成为旅游景区,还成了农副产品销售的平台,干净、舒适的农家旅馆,丰富多样的民族活动,琳琅满目的民族产品,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老百姓精神面貌也得到很好的提升,这是人民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黄毕华说:“今后,我们将通过产业调整,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污染物实现资源化和排放减量化,将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达到生态整体优化。同时,加大猕猴桃的种植,着力打造猴场乡红心猕猴桃品牌,进一步加快猴场乡农旅一体化的发展和补那村、格支村的民族特色和生态旅游的发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
    市政协委员王永诚:
    发展循环经济,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2016年,国家发改委同意我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标志着我市循环经济发展大幕正式拉开。此次“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就我市如何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市政协委员、市经信委副主任王永诚说,《六盘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抓好循环经济是我市“十三五”期间倾力办好的三件大事之首,在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我市又提出在“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走前列”的奋斗目标,可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循环经济发展,将其作为头等大事。
    如何进一步抓好循环经济发展?王永诚认为应从三个层面取得突破:一是着力抓好企业层面的“小循环”, 支持企业改进设备、工艺流程和生产流程,推行清洁生产,重点实施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推进“煤电钢一体化”、“煤电材一体化”、“煤电锰一体化”、“气化六盘水”等产业循环发展。要推动首钢水钢等老工业的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借获批西南非常规气体(煤层气、页岩气)地面抽采和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机遇,培育壮大新能源产业,优化能源结构,在新能源资源化利用上取得新突破。
    二是扎实搞好园区层面的“中循环”,加强对园区产业发展引导,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耦合度,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园区,推动产业园区的集聚和集约发展。要做好企业的集中布局,污染的集中处理,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以钟山经济开发区和盘县红果经济开发区获得“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为契机,全力推进两个园区17个重点项目建设;积极开展全市工业园区和农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工作,逐步启动盘北、董地等园区的循环化试点。
    三是积极推进社会层面的“大循环”。要完善再生资源体系建设,做好废钢铁、废塑料、废纸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推进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推行绿色消费方式、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王永诚说,我市作为资源型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既是实现“转型、升级、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摆脱“资源依赖”,突破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为实现循环经济走前列的目标,我市必须全面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落实目标任务,到2019年如期获得示范城市称号,确保我市在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进程中走前列。
    市人大代表孙松柏:
    抓结构调整,促生态和产业共发展
    “近年来,六盘水的森林覆盖率逐年提高,农业产业工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来自盘县的市人大代表孙松柏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涉及个人、企业、政府,需要大家形成共识,全力抓好农业结构调整暨“3155工程”建设,打通生态文明建设“最后一公里”。
    孙松柏说,一是强化责任落实,乡(镇、街道)负责发动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与县属平台公司对接力度,督促、指导合作社开展农业产业种植;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技术指导和种苗、肥料、地膜等物资需求计划的拟定;县属平台公司负责各自牵头实施产业种苗采购、调运到位以及产业项目实施的资金保障;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组织广大社员开展农业产业种植,并在乡(镇、街道)指导下,与县属平台公司商定合作模式。
    二是加强示范引领和技术指导。各乡(镇、街道)党(工)委、政府(街道办事处)、挂帮各部门围绕主导产业、贫困村、贫困户及贫困发生率高的区域进行布局,必须按照规范化、标准化打造不低于500亩的示范点,党(工)委与政府(街道办事处)的示范点不能重合,县直部门与各乡(镇、街道)的示范点不能重合。示范点建设要充分发挥村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建设示范中主导产业建设、林下种植的职能和职责,落实好贫困户的利益分配机制。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大抽派技术人员到一线指导工作的力度,积极抓好示范点建设,通过示范带动,宣传引导,让更多企业、合作社、大户积极参与到“3155工程”建设中来。
    “光做好技术指导还不够,还要强化产业后续管护,牢固树立‘三分种、七分管’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确保种得下、管得好、效益高。”孙松柏说。对于如何做好后续管护,他认为,要全面抓好补植补种工作,确保实施的农业特色产业合格率达100%,全面推行农业特色产业“以短养长”种植制度,确保适宜林间套作的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内套作矮杆作物达到全覆盖。还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下养殖,努力实现特色农业产业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最大化。强化产业链打造力度,在冷链物流、农产品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电子商务、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系统打造,确保农业特色产业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
    市政协委员李玉碧:
    铁腕治污,使天更蓝水更清
    “去年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6.4%,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说起去年我市空气质量和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改善取得的成绩,市政协委员、市环境监测站高级工程师李玉碧满脸自豪。
    2016年,我市环保系统紧紧围绕环境质量提升这一核心,坚决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精神,推动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机制建立,全力攻坚环保综合管理体系建立、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营造执法高压态势、铁腕治污,确保了环境质量的稳定改善。
    《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的环境保护工作作出了明确要求,坚持铁腕治污,开展污染源普查排查,抓好电厂、钢铁、水泥等重点企业治污减排,加强三岔河、南盘江、北盘江重点流域综合整治,全面启动河长制,确保省控以上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达到90%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空气质量稳定改善。
    对此,李玉碧认为,坚持铁腕治污必须全力攻坚环保综合管理体系构建,落实环境保护责任;全力攻坚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支撑环境保护工作,全市环保系统要积极开展项目调研、谋划储备工作,同步进行项目建设的督导督查工作,实现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保障项目建设进度,支撑环境质量提升;加强环境保护源头管理,依法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保“把关”,对不符合产业政策、选址不合理的项目,实施退回、暂缓审批和否决;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全力推进清洁生产,全力推进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强化工业污染源防治,加强城市扬尘污染控制和机动车污染管控。
    “在防治水污染方面,要强力实施流域‘河长制’工作,突出工业水污染治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等。有针对性地加大执法监管及巡查力度,不断完善水源护网、界碑、警示标识等基础设施建设,确保饮用水源地安全。此外,全力营造环保执法高压态势,确保环境保护严管严罚,使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李玉碧说。
    “两会”愿望
    李新安:
    为市民增添更多“绿色福利”
    “以前忙于工作,没有时间好好欣赏六盘水的美丽风景,现在退休了,没事就到处走走看看,我才发现,如今的六盘水并不比其他城市差,如果说一线城市是‘大家闺秀’,那么六盘水就是‘小家碧玉’,这几年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更是可圈可点,市民享受的‘绿色福利’也是实实在在的。”退休近两年的市民李新安经常“不着家”,没事就和老伴在市区闲逛,子女经常打趣说,现在六盘水城市发展好了,父母的心都玩“野”了。
    虽然退休了,但是李新安并没有就此放下曾经热爱的工作,常常应邀去各个乡镇为村民们讲授养殖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村民们不再像以前对于怎样发展处于被动状态,而是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遇到问题也不会只等着别人来解决,会主动问、主动学、主动改、主动变。“经过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布局调整,曾经的煤都变成了现在发展多元化的凉都,许多村民都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因此变得积极主动,这在农村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很好的苗头。”李新安说。
    李新安认为,未来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市委、市政府要协调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走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道路,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市良好形象的着力点,为市民增添更多“绿色福利”。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7566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