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听说了一位“伏牛山里的猕猴桃老头”————在因猕猴桃产业化而出名的豫西南山区县,从县委书记到果农,在给记者介绍当地的猕猴桃产业时,每每都会提到这个“猕猴桃老头”。
“猕 猴桃老头”名叫朱鸿云。42年前他离开南京,到了一个叫西峡的地方,执着地寻找、研究猕猴桃,执着地为猕猴桃产业化奔走呼号,他让“西峡”与“中华猕猴 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在全国第一批推广的15个猕猴桃优良品种中,有9个出自西峡,而这9个都是他培育的,他因此成为党的十三、十四大代表,成为五一 劳动奖章获得者。
朱鸿云有个外号,叫“猕猴桃老头”。
到艰苦的地方去
1963年7月,朱鸿云大学毕业了,他第一个报名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
“想想那可是有意思得很哩。”朱鸿云笑得两眼挤成两条月牙儿,那聚集起来的光,闪闪发亮,闪着笑意、幸福、智慧和豁达,唯独没有痛苦。
“那 时我24岁了,从南京林学院毕业了,要求到艰苦的地方去,学校说,那就去河南吧,那儿旱涝灾害严重,条件比较差。到了省林业厅,我一看,还不够艰苦,就要 求到林业一线去,领导听了以后说,有个南阳地区,那里有个伏牛山,你去吧。到了南阳市,我又把自己的愿望跟领导讲了一遍,人家说,那就去西峡吧,那儿在伏 牛山腹地,条件是最艰苦的。我想,好啊,山区嘛,虽不像我的家乡那样小桥流水、鸟语花香,但只要有青山绿水,有林地,就适合我搞特种林研究嘛。我记得很清 楚,那是22号,天也是这么闷热,我高高兴兴地坐着一辆盖着帆布篷的解放牌汽车上路了,头上浇着雨,‘咣咣当当’地整整一天才到了西峡。噢哟————”
跳下汽车的朱鸿云“傻眼了”。
眼前的西峡县城,根本没有青山绿水,有的只是一条泥泞的土路小街,和沿街而立的两行破旧房屋。
尽 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真心实意地想在艰苦的生活工作环境中磨练自己,但朱鸿云没想到会受这样的苦:“好家伙,第一天夜里,飞机、坦克、大炮一齐进攻我,那 真是狂轰滥炸呀!不懂吧?就是蚊子、虱子、臭虫呀!哈哈哈!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想洗洗吧,问人家在哪里洗澡,人家一指远处的河,说,那儿,自来水。哈哈 哈……”朱鸿云笑得两眼挤成两条月牙儿,那聚集起来的光,闪闪发亮,闪着笑意、幸福、智慧和豁达,唯独没有痛苦。
当地人也“哈哈哈”地大笑,他们笑这个白净儒雅的朱鸿云的江苏口音太重了,重得即使在43年后的今天,听他说话也有些吃力;笑这个不傻的人怎么会从南京那样的好地方来这贫穷山区种树?不傻怎么会不分刮风下雨天往深山老林里去瞎转悠?
“转悠”是真,因为他要了解伏牛山的特种林木资源情况;“瞎”转悠却不是,进山不久他就瞄上了油桐,因为油桐是当时伏牛山地区最主要的经济树种。
“转悠”了没多久,朱鸿云就发现了“情况”:同是生长在伏牛山南麓,油桐树的开花特性差异很大,先开花后长叶者,一树雪白,如一团硕大的絮团;花叶同生共放者,绿白交映,如一挂双色织锦;而先长叶后开花者,则叶多花少,如几片翠玉散落雪中。
知识告诉他,这般不同之花,定会有不同的结果。于是他更加频繁地进山转悠。“恨不能睡卧油桐树下”,回忆自己那执着的青年时代,朱鸿云笑得更开心了,“我就进山了,住在老乡家里,选择了98棵油桐,天天盯着看。”
两年“盯”下来,朱鸿云“盯”出了一串成果:三种开花形式的油桐树,产量正好相反,先花后叶者基本不结果、低产;花叶同放者,中产,分大小年;只有开花很少的先叶后花树,才果实累累,丰产丰收。
于是,伏牛山区第一篇关于油桐的论文就这样问世了。他为油桐品种划分提供了主要依据,之后他又为发展油桐提出了有科学依据、可操作的建议。
“噢, 高兴啊,我有用武之地啦!”朱鸿云脸上闪着光,“从没尝过这么好的滋味!”于是,由油桐而漆树,而核桃,而茅栗,而茶树……他几乎研究了伏牛山区所有经济 树种,而且都有成果。这片用武之地深深地吸引着他,他要扎根在这里,把妻子儿女从老家江苏迁到西峡,住进伏牛山。
爱上猕猴桃
1975年,猕猴桃撞进朱鸿云心里,他一下子就爱上了这神奇的藤本果子。
那 也是夏天,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两位专家到西峡考察伏牛山的野生水果资源,从她们口中,朱鸿云得知,猕猴桃被称为“水果之王”,其维生素C含量是柑桔的5 —10倍、苹果的20—80倍,这种神奇果子正成为国际水果市场上售价最高的水果,而伏牛山里就有野生猕猴桃。
猕猴桃!
朱 鸿云被这一信息吸引了,立即搜集到了以下信息:《诗经》说:“隰有苌楚,傩倚其实,夭之沃沃。”苌楚说的就是猕猴桃。到了秦代,猕猴桃被称为珍果。而明代 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闽人呼为‘阳桃’,河南人则称之为‘杨桃’、‘仙桃’。”
在 现今已发现的57个猕猴桃品种中,有55个在中国。全国野生猕猴桃年总产量约有1亿多公斤,而尤以伏牛山区产量最高。千百年来,这种美味水果一直处于自生 自灭状态。20世纪初,国外开始从我国引种栽培。1900年英国引种,1911年结果,英国人把它称为“中国鹅莓”;1900年美国引种,1910年结 果,被称为“中国醋栗”;1906年新西兰引种,1910年结果,1934年商品化生产,年产占世界总产量90%以上,出口到几十个国家,新西兰的国鸟名 叫“基维”,因为它们对这种果子特别喜爱,猕猴桃被称为“基维果”。
“中庭井栏上,一架猕猴桃。”大诗人岑参这诗句,似乎是告诉 今人,唐时人们就把猕猴桃栽种在庭院里,那粗壮的藤萝绕在架子上,把个庭院装饰得丰饶美丽。但今天,大规模的人工种植却是在外国的土地上,外国人的井栏 上!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正不惜重金,竞相发展猕猴桃,新西兰一年出口猕猴桃创汇超过1亿美元。
上一篇:没有了下一篇:海沃德引种专家赵志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