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猕猴桃官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内容页 行业动态内容页 | content

猕猴桃上“写”传奇

来源:陕西紫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17/3/2 10:15:31 阅读:1

     小小猕猴桃,做成了年产值过亿元的大产业!这个在猕猴桃上“写”传奇的人,就是全国人大代表、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儒斌。
    猕猴桃原产中国,故有“中华猕猴桃”、“中国奇异果”之称。
    但多少年来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野生状态。但新西兰从中国引进猕猴桃后,大规模地进行了人工种植,使中华猕猴桃成为了闻名世界的“果王”。20世纪90年代初,猕猴桃开始回归故里,国内许多地方开始大面积种植。短短10多年时间,我国猕猴桃的种植面积迅速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发展还没几年,猕猴桃在市场上就陷入卖难的困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主产区,到了收获季节,一些农民干脆都不愿去采摘了。地处湘西的吉首大学科研人员经过整整6年的努力,培育出超过新西兰的“米良一号”富硒猕猴桃新品种,在湘西推广了11年,到1998年全州的种植面积也才只有9000亩。就这么一点面积的果子居然还卖不动,许多失望的农民只好把已到盛果期的猕猴桃树砍掉。
    猕猴桃这种戏剧性命运的形成,主要是其生产加工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和强有力的营销系统。
    猕猴桃的命运引起了在北京一家大公司担任副总裁的田儒斌的关注。与其零零碎碎给家乡捐点款,为什么不就地取材给家乡老百姓引入一个产业项目,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致富奔小康?带着这种想法,1998年4月,他放弃在北京优越的工作与生活条件,只身来到偏远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投入1000多万元,与吉首大学、吉首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湖南老爹农业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借用吉首大学的舞厅作厂房,使猕猴桃果汁生产线轰隆隆地运转了起来!
    从湘西大山中走出去又走回来的田儒斌知道,做产业很辛苦,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产业更辛苦,而且有风险。
    他之所以选择湘西,选择猕猴桃,主要的目的是要为这里的父老乡亲开辟一条新的希望之路。他带领老爹公司在中国首创了“公司+大学+协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科技扶贫新模式,通过创建湘西猕猴桃产业协会,将农民组织起来,引导农民依靠科技进步和优质化生产增产增收。几年来,他每年投入20多万元,从吉首大学等科研院所聘请专家教授为农民授课,并出资培训了50多个农民科技员,先后对5万多农民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时,他积极推行订单农业,按最低收购保护价与农民签订5年收购合同,让果农“旱涝保收”。去年,老爹公司收购猕猴桃2万吨,一级果保护价为每公斤1元至1.1元,而同期国内另一主产区的市场价仅为每公斤0.5元,湘西果农仅此一项就可以从老爹公司的保护价中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老爹公司还实行“一次买断,二次分配”,在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的同时,拿出加工与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奖励优质化生产,由此可保证农民亩纯收入达到1500元左右,每年可带动5万农户约20万农民脱贫致富。
    产业化经营的推行,使种植猕猴桃迅速成为湘西中高海拔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猕猴桃种植面积由1998年产业化开始时的9000亩发展到2003年的7万亩,今年增加到10万亩。产业化经营收入由1999年的2200万元增加到2003年1.2亿元,实现利税4200万元,安排就业1500人。老爹公司也发展成为中国猕猴桃产业化经营规模最大的龙头企业和世界知名的猕猴桃深加工企业,公司开发出的高科技产品“果王素”填补了国内外空白,大大提高了中国猕猴桃在国际上的地位。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5492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