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美味猕猴桃系统
1.1 海沃德
新西兰品种,目前已是世界各国的主栽品种。果实宽椭圆形至阔长圆形,果形正而美观,单果重80~100 g,果肉绿色,甜酸适度,有浓香。可溶性固形物12%~18%,Vc含量0.48~1.2 mg/g。耐贮藏,货架期长。果实成熟期为11月上旬。其早果性、丰产性较差。
1.2 秦美
即周至111。由陕西省果 树研究所在陕西省周至县九峪乡前九峪村回沟970 m海拔生长的群体中选育,1986年鉴定命名。果实椭圆形,果肉绿色,多汁,酸甜可口,香味浓,平均单果重106.5 g,含可溶性固形物14%~15%,Vc含量1.9~3.55 mg/g。果实成熟期为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较耐贮藏。该品种早果性、丰产性、抗逆性(特别是抗旱性、耐土壤瘠薄性)等特别强。一般667 m2产1500~2000 kg,最高3900 kg,是目前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
1.3 徐香
即徐州75 4。为江苏省徐州市果园1975年从北京植物园繁殖的海沃德大果型实生苗中选育。果实圆柱形,果皮黄绿色,被褐色硬刺毛。单果重 75~110 g,最大果重137 g。果肉绿色,浓香多汁,酸甜适度。Vc含量0.99~1.23 mg/g,可溶性固形物15.3%~19.8%。其早果性、丰产性均优于海沃德,但贮藏性和货架期不及海沃德。成熟采收期长,从9月底到10月中旬。适宜 的雄性授粉品种为徐州75-8。
1.4 米良1号
系湖南省吉首大学生物系在湖南省凤凰县米良乡1 000 m海拔处发现的群本中选育。果实长圆柱形,果肉黄绿色,多汁,有芳香味。平均单果重80 g,最大果重162 g。Vc含量1.88~2.07 mg/g,可溶性固形物15%。果实于10月上旬成熟。
1.5 华美2号
原编号86-5-1,1986年由河南省西峡猕猴桃研究所选育。果实长圆锥形,黄褐色。平均单果重124.4 g,最大果重205 g。果肉黄绿色,肉质细,富有芳香。Vc含量1.52 mg/g,可溶性固形物14.6%。果实成熟期9月中下旬。抗旱性、抗病性强。
1.6 金魁
即鄂猕桃1号。湖北省农科院果树茶叶研究所选育,1993年通过鉴定。果实长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00 g,最大果重172 g。果面具棕色茸毛,果肉翠绿色。Vc含量1.0 mg/g,最高2.43 mg/g,可溶性固形物20%,最高25%。果实于10月中下旬成熟,采后室内常温下可贮藏40 d。结果早、丰产。
1.7 湘州83802
系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农科所选育,1990年12月通过省级鉴定。为少籽猕猴桃品种。果实扁圆或卵圆形,平均单果重56.6 g,最大果重72 g。果皮棕褐色,被有密生黄褐色茸毛。果肉黄绿色,香气浓郁,种子极少,单果一般有种子27~33粒,最少只有2粒,最多有50粒,适口性极佳。Vc含量 0.88 mg/g,可溶性固形物16.2%。果实于10月上旬成熟。丰产性好,嫁接苗第2 a即可结果。适宜授粉树为T1426雄株。
2 中华猕猴桃系统
2.1 庐山香
即庐山79-2,由江西省科学院庐山植物园于1979年在江西武宁县罗溪乡坪源村选出。果实长圆柱形,果皮黄绿色至褐黄色,平均单果重87.5 g,最大果重175 g。果肉淡黄色,细嫩多汁,香气浓,Vc含量1.59~1.71 mg/g,可溶性固形物13.5%~16.8%。果实采收期为10月中旬。
2.2 魁蜜
即FY-79-1,1979年由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和奉新县猕猴桃研究所在奉新县澡洒乡荒田窝900 m海拔的山地发现。果实扁圆形,黄褐色,茸毛短而稀少。单果重92.2~106.2 g,最大果重183.3 g。果肉黄或绿黄色,质细多汁,风味和香气较浓,Vc含量0.97~1.48 mg/g,可溶性固形物12.4%~16.7%。果实于9月上中旬成熟,是以鲜食为主的优良中熟品种。
2.3 早鲜
即 FT-79-5,1979年由江西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等单位在奉新和修水两县邻接的630 m海拔老山石窝中选出,1985年鉴定。果实长圆柱形,果皮绿褐色或灰褐色,密被茸毛,毛不易脱落。单果重75.1~94.4 g,最大果重150.5 g。果肉绿黄或黄色,质细多汁,风味浓。Vc含量0.74~1.29 mg/g,可溶性固形物12.0%~16.5%。果心小, 品质优。果实成熟期较早,于8月中下旬成熟,为目前我国早熟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一个品种。
2.4 金阳1号
湖北省农科 院果桑所1982年从野生猕猴桃中发现的鲜食加工兼用型优良中熟品种。果实长圆柱形,果面光滑几乎无毛,果皮棕褐色,单果重80~100 g,最大果重158 g。果肉黄绿色,汁多,具清香。Vc含量1~1.59 mg/g,可溶性固形物13%~17%。果实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
2.5 建科1号
系福建省建宁猕猴桃实验站从当地野生猕猴桃中选出,1988年通过省级鉴定。果实长卵形,平均单果重82.3 g,果皮黄褐色,具棕褐色茸毛。果肉黄褐色,质细汁多,种子小而少。果实含Vc 2.34 mg/g,可溶性固形物14%~17%。早果,嫁接苗定植第2 a即可开花结果,在福建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果实成熟。
2.6 三峡1号
系湖北省兴山县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984年从 野生猕猴桃中选出。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112 g,最大果重154 g。果皮褐绿色,茸毛短,充分成熟后完全脱落。果肉翠绿色,质细汁多,种子少,酸甜适度,香气浓。果实含Vc 1.09 mg/g,可溶性固形物18.4%,为鲜食加工两用的优良品种。果实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成熟。
2.7 武植3号
即武 植81-36,系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于1981年从江西省武宁县罗溪乡海拔930 m的野生群体中选育,1985年10月鉴定。果实椭圆形,平均单果重98 g,最大果重150 g。果皮暗绿色,被稀疏茸毛。果肉绿色,质细汁多,酸甜适度,有香气。果实含Vc 2.5~3.0 mg/g,可溶性固形物15%。丰产稳产,抗病、抗旱性强。果实于9月至10月上旬采收。
2.8 通山5号
原代号武植 80-21,由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植物所与通山县共同选育,1987年10月通过鉴定。果实长圆柱形,密被灰褐色短茸毛,果实成熟后毛易脱落。单果重 80~90 g,最大果重137 g。果肉绿黄色,质地细软,风味佳,具清香,酸甜适度。含Vc 0.88~1.76 mg/g,可溶性固形物15%。果实于9月中下旬成熟。该品种抗旱性强,适应性广,结果早,丰产稳产。栽培时授粉树可配植磨山5号。
2.9 皖蜜
即83-01,系安徽省农学院园艺系1983年在安徽省东至县良田乡西村海拔300 m处的野生群体中选育。果实扁圆柱形,果皮淡褐色,被稀疏短茸毛。平均单果重89 g,最大果重110 g。果肉淡绿黄色,质细汁多,酸甜适口,香气浓郁,品质极上。果实含Vc 1.58 mg/g,可溶性固形物16%。果实于9月中旬成熟。
3 软枣猕猴桃系统
3.1 魁绿
品系号8025,1980年选自吉林省集安县复兴林场的野生软枣猕猴桃,1993年通过鉴定。果实扁椭圆形,单果重18.1 g。果皮绿色光滑,果肉绿色,多汁,细腻,酸甜适度。果实含Vc 4.3 mg/g,可溶性固形物15%左右,每果含种子约180粒。在吉林地区果实于9月初成熟。该品种抗寒性极强。
3.2 丰绿
为中国农科院特产所从吉林省集安县复兴林场的野生植株中选出的软枣猕猴桃新品种,1993年通过鉴定。果实圆形,果皮绿色光滑,平均单果重8.5 g。果肉绿色,多汁,细腻。果实含Vc 2.55 mg/g,可溶性固形物16.0%。在吉林9月上旬果实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