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猕猴桃的特性 猕猴桃不同于其它果树,它的气孔一直在开放,既是阴天也在开放气孔蒸发水分,加之叶片又大,到了中午天气炎热时,叶子就会出现临时性萎蔫。有些种植户不知情况,认为是干旱,然后大量的灌水,造成地表干地下湿,使根系处于水分饱和状态,时间一长导致烂根。从科学来讲叫生理性根腐病,无论是结果树还是幼树都有这种现象发生,所以灌水和控制灌水要相结合。根据土壤情况及树体反应适时灌溉,补充土壤水分,尤要注意根系情况。土壤性质不同,需水量也就不同,可根据田间最大持水量进行判断(保水能力砂土小,壤土居中,粘土最大)。要科学灌水,采取合理的保墒措施,降低水分蒸发,减少灌溉次数。
及时科学合理的灌水,确保水分供应。灌水要做到见干见湿,不可连续浇灌。浇过后下次浇水应掌握合适的间隔期,距离太长或太短都不利于猕猴桃树的生长。频繁的灌水容易造成土壤养分淋失,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抑制根系呼吸,根系代谢减弱。根系缺氧造成沤根、烂根,引发落叶、黄化、根腐等,造成树体早衰、死亡。如果土壤很湿,但树体仍表现受旱症状, 就要考虑是否根系过深或发生了根腐病, 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复壮根系的措施。在加强夏季灌水的同时,也应做好雨季的排涝工作,特别是地下水位浅的沙壤土地,遇到连阴雨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发生涝害。
附:猕猴桃果园灌水定额:
需水量(吨)=mhpω(B2-B1)
其中:m——灌溉面积(平方米);ω——田间绝对持水量;h——主要根系的分布深度(米);p——土壤相对密度(吨/立方米);B2——灌溉后要达到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B1——灌溉前的土壤相对持水量,一般应高于永久萎蔫点的1倍,永久萎蔫点为树体发生永久萎蔫时土壤中的湿度。
例如1000平方米的猕猴桃园,灌水前土壤相对持水量为40%(B1),田间绝对持水量为25%,灌溉后要求达到田间相对持水量为80%,土壤相对密度为1.6,根系分布深度为0.4米,则:
需水量=1000×0.4×1.6×25%×(80%-40%)=64(吨)
4暴雨预防涝害:猕猴桃树既怕旱,又怕涝。在加强夏季灌水的同时,应做好雨季的排涝工作,建好排灌系统非常有必要,要能排能灌特别是地下水位浅的沙壤土地,遇到连阴雨或大暴雨,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发生涝害,开挖排水沟或进行高垄栽培。出现排水不畅情况,积水达十二小时,根系就会受到伤害,超过二十四小时就会出现死亡。特别是积水的地方,在暴雨过后又遇天晴高温时,猕猴桃树叶会马上出现萎蔫继而落叶,所以一定要注意排水。同时,进入夏季要建好灌溉系统,以微喷或滴灌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