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会员服务 帮助中心 联系我们 您好,欢迎来到中国猕猴桃官网!Chinese kiwi fruit net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行业资讯行业动态内容页 行业动态内容页 | content

罗城红心猕猴桃结出党群“连心果”

来源:中国猕猴桃网 时间:2017/7/14 14:39:11 阅读:1

    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镇中石村,千亩连片的红心猕猴桃一眼望不到头。猕猴桃树下,一个个套着原木色保护袋的猕猴桃挂满枝头,这些猕猴桃再过两个月就进入采收期,正式上市。这一片香甜果子不仅是群众的致富果,更是党群的连心果。

    2011年,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负责人吴祯清到四川考察,被数十万亩的猕猴桃种植规模所震撼,种植猕猴桃给当地群众带来不菲的收入,而且猕猴桃收益高、销量好,是一个优质的产业,最重要的是罗城县的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非常适合种植猕猴桃。考察回来后,吴祯清立即着手开展猕猴桃种植基地建设,从四川引进种苗进行种植,发动当地群众流转土地,很快一个千亩连片的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就建成了。

    在发展红心猕猴桃之前,吴祯清从事酒水行业,对于水果种植可以说是“门外汉”,特别是种植上了规模以后,资金和技术都面临较大的压力。“基地的建设,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热情关怀和大力支持,才使得猕猴桃基地能够平稳生产。”吴祯清说。

    基地建成后,当地农业、水利、科技等部门共投入上百万元资金支持基地建设,农业部门给基地免费提供了灭虫灯、喷雾包等设备,农技人员有求必应,定期深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保证了红心猕猴桃的顺利生产;水利部门为基地修建管网,引水对猕猴桃树进行灌溉,如今基地的灌溉已经实现了半自动化。政府支持的基地内硬化道路也将修通,5米宽的道路,不仅可以方便产品的采摘运输,也为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打下了基础。

    基地采用了“公司+基地(家庭农场)+农户”的形式,带动周边大银、天水、北社等5个自然屯1000多户农户参与基地建设,其中300户为贫困户,同时基地还吸引了附近村屯群众150多人前往务工。可以说,这片1000亩的红心猕猴桃基地,已成为中石村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

    吴祯清介绍,这1000亩的土地之前或被群众丢荒或是种植玉米,一亩的产值不过500元。现在不少群众以土地入股或出租的形式,流转给公司进行生产,每年能拿到分红或租金。红心猕猴桃进入丰产期后,一亩产值最多可达5万元。今年8月份将有600亩猕猴桃进入丰产期,光是分红一项,农民的收入就可以增加很多。

    银汉湘是大银屯村民,之前一直在广东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了多少钱。2012年,他听说可以用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企业拿分红,当即决定返乡就业。他用8亩丢荒的土地入股该基地,成为入股土地最多的村民之一。去年,红心猕猴桃试产,光分红这一项,银汉湘就收入8000多元,另外加上平时帮助护理红心猕猴桃,又挣了1.5万元的人工费。“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不必背井离乡,在家门口就能挣钱。”银汉湘说。

    贫困户谢韦忠,是附近村屯到该基地务工的农民,在基地务工一个月的基本工资2200元,猕猴桃成熟上市后,还可以按产量拿提成,一年算下来可以收入六七万元,到基地务工不到一年就实现了脱贫。

    红心猕猴桃的成功种植,为罗城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致富新途径。据悉,“十三五”时期,罗城规划发展红心猕猴桃5万亩,力争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种植1亩以上,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持续发展。

    一个个香、甜、脆的红心猕猴桃,是罗城发展现代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与脱贫攻坚工作融合所结出的硕果,通过政策倾向扶持、技术跟踪指导、合作发展共赢等系列举措,引导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加快脱贫摘帽步伐。
    截至2016年底,罗城的糖蔗、核桃、毛葡萄、特色水果等扶贫主导产业总面积接近50万亩,创建县级、乡(镇)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各2个,建立产业脱贫示范基地1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72家。


我要评论

已有0条评论,共3270人参与, 点击查看>>
评论内容:
验 证 码: 验证码 换一张 * 请正确输入图片中的字符,不区分大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