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心猕猴桃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技术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实施多年,应用十分普遍。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果园实施生草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近年来,我国开始实验推广果园生草,特别是那些水上流失严重、土壤贫瘠、劳动力又很紧张的果园,实施果园生草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意义。人工生草是除去恶性杂草,保留人工选择的低矮豆科草,它能控制不良杂草对果树和果园土壤的有害影响,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果园生草的大面积实施必将把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果园生草的发展历史:
果园生草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果园土壤管理方法,19世纪中叶始于美国,到现在世界果品生产发达国家新西兰、日本、意大利、法国等国果园土壤管理大多采用生草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及经济效益。果园生草是果园土壤管理制度一次重大变革,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将果园生草制作为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在全国推广,成效显著。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消除彻底根除果园杂草的传统观念,在控制果园草害的同时,尽最大努力保护杂草,保持果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同时也为果园省力化栽培提供一项重要措施。
猕猴桃果园生草的好处
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长期以来,猕猴桃果园内化肥的大量连年使用,造成土壤板结、酸碱失衡、肥力下降,这是果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绿色作物根系强大,地上部分生长旺盛,含有大量丰富的有机质,翻压后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降低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渗水性和持水能力,提高土壤肥力,据试验,覆盖层下5-10厘米土壤有机质比生草条件下提高1%。土壤有机质积累随之增加,有效提高土壤酶活性,激活土壤微生物活动,使土壤N、P、K移动性增加,最好的草类应该是耐阴的豆科草,如三叶草、草木樨、毛叶苕子、小冠花等,是固氮力强,又易分解,生长旺盛的绿肥作物。
二、保持土壤墒情
绿肥作物对土壤墒情的保持,捡缓土壤水分蒸发,团粒结构形成,有效孔隙和土壤容水能力提高,调节降雨中地表水的供应平衡,生长旺盛时刈割覆盖树盘形成覆草保墒来实现的。据试验,在覆盖的条件下,土壤水分损失仅为清耕的1/3,覆盖5年后,土壤水分平均比清耕70%。
三、延长果树根系活动时间
果园生草在春天能够提高地温,促使猕猴桃根系较清耕园进入生长期提早15-30天;在炎热的夏季降低地表温度,保证果树根系旺盛生长;进入晚秋后,增加土壤温度,延长根系活动1个月左右,对增加树体贮存养分,充实猕猴桃花芽有十分良好的作用。冬季草被覆盖在地表,可以减轻冻土层的厚度,提高地温,减轻和预防根系的冻害。
四、改善果园小气候
由于绿肥作物对土壤理化性的改良,土壤中的水、肥、气、热表现协调,提高果园空气湿度,夏季高温时节果园比较凉爽,对果树生长发育十分有益,并有利于减轻日灼病的发生。
五、生草具有疏松土壤的良好效果
生草覆盖和果园清耕比较,土壤物理性状好,土壤疏松易碎,通气良好,透水性好,能保持土壤结构稳定,防止水土流失,有利于蚯蚓繁殖,促进土壤水稳性固粒结构的形成。
六、降低成本、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效益
据试验,果园生草、刈割和清耕相比,可以减少锄草用工60%左右,大大减少了业主的资金投入。另外,由于覆盖改善了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可减少商品肥料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并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所有这些都降低了生产成本。
七、提高果品质量
蒲江猕猴桃园生草果园由于空气湿度和昼夜温差增加,使果实着色率提高,含糖量大,果实硬度及耐贮性也有明显改善。
八、促进观光农业的发展
森林公园、生态庄园以及农家乐果园通过果园生草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善了果园生态环境,提高了生态游的品味,促进了观光农业的发展。
九、果园生草的具体做法
果园生草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人工种植紫花苕子、长毛野豌豆、紫花苜蓿、黑麦草、白三叶等,这些草种具有根系相对较浅、产草量大的特点;二是充分利用果园杂草,自然生草具有丰富的植物群落,适应性强、稳定性好,有利于果园土壤水分合理利用、矿质元素均衡供应、果树产量提高与果实品质改善等,且省工、省力,是果园生草的优先选择。近年来蒲江在定植猕猴桃苗之前,普遍采用了全园深翻增施有机肥的方案。结合深翻土地时候,就可以播种人工生草种子。一般以秋天九、十月种植为宜,来年春天人工清除地里残留的恶性杂草,并结合春管,适当的施氮肥。
现在,还有一种更容易被果农接受的方法是:行间种草,树盘覆草或覆盖除草布,这样既能解决果农对杂草争夺营养的顾虑,又改善了果园生态,把果园生草的好处逐一兑现。
来源:中国猕猴桃产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