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至多元融资建高中
来源:陕西日报 时间:2016/7/24 12:43:15 阅读:1
周至县通过“多元融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方式,3年共筹资7157万元,建教学楼10幢,公寓楼9幢,综合楼4幢。建筑总面积75540平方米,语音室7个,电子备课室6个,多媒体微机室81个,多功能电教室5个。使高中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周至是一个有着63万人的人口大县、教育大县,同时也是一个财政穷县。教育摊子大,底子薄,基础差。近20年高中教育发展缓慢。到了上世纪90年代,80%的校舍被鉴定为危房。与此同时,学校规模过小与无法接受高中入学高峰之间的矛盾变得异常尖锐。本来只有6000学生的容量,却承受着近万人的入学压力,班额普遍在70到80人左右。每年约80%的初中毕业生近1万名学生流入社会,造成巨大的就业压力。要发展,就需要有近2亿元的资金投入。面对如此大的资金缺口,县委、县政府领导在对每所高中进行调研后,提出了“多元融资,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解决方案。即积涓流成江河,创建了发展高中教育的“经济共同体”。
从2000年开始,教育局统筹提取各高中择校费,每年在一所高中修建一幢6000平方米以上的教学楼,有可靠的资金铺路,各工程队才纷纷垫资,高中发展有了良好的开端。
进行国有民办试点,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从机制上促使学校将国家投入的人员经费,逐年转为事业发展费。周至二中实行国有民办试点短短两年,便自筹402万元,建起了25万平方米教学实验楼和2031平方米的综合楼,同时建起了语音室、微机室,招生人数由400名增加到了800名,学生由1600人增加到2600人。
积极推行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通过个人出资兴建股份制集资、租赁经营权等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2590万元,建立学生公寓楼9幢,解决12100名在校学生的吃住问题。
实行银校合作,贷款办学。以学校的收费权作抵押,积极争取向银行贷款,周至中学还抓住工行每年支持一所重点高中的优惠政策,向工行贷款800多万元,用于周中综合楼和公寓楼建设。
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搭乘各种项目快车。几年来,先后争取中央、施市资金795万元。其中周至四中凭着良好的信誉得到了投资85万元的逸夫项目。周至中学靠着市重点中学的资质争取到了总投资额为250万元的国债项目。